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024-07-15 admin 640


摘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学生的想象力是他们进行写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进行文章创造的重要支撑,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以及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所以教师们要加强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想象力培养

一、引言

想象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启蒙的基础阶段,写作为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媒介,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发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想象,科学、合理的进行想象的创作,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素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今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对于想象力的培养往往不够重视,有些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都赶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现如今改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把培养学生想象力作为重中之重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教学,教师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们要认清想象力的作用,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升。

二、小学写作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想象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动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学生拥有了内心的向往,才会产生主动的热情。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学生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作文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也是成功的。可小学生们一般都比较讨厌写作文,认为作文非常难写,自己脑袋里也没有内容可以写,因此当谈到写作时,他们往往都会是抗拒的状态,究其原因,想象力培养的缺失是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的年龄阶段,他们拥有了想象力,对于事物就会有自己的欣赏方式,在写作时,这种想法转化为书面表达就是写作,这样学生也就拥有了表达的动机。在表达自己的想象力时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意图和情感,脑中有画面,语言表达自然得心应手,有话可说,这样在面对写作时才不会抵触,从“老师让我写”变成“我想写”,他们想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这种需要就是写作动机,因此想象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二)想象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就是学生日常的书面表达能力,对小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在内容上主要是自己对日常生活的复述,再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水平通常较高。既符合现实生活的描述,也融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想要写好文章需要广泛的接触生活,拥有一定的阅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所见识到的天地是有限的,缺乏对于生活的感知能力,所写的文章就会容易变得空洞无神,想象力能够加深作者对生活的体验,使所写的文章更具真情实感,拓宽学生们的想象思路和写作的空间,所以想象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来说尤为重要。

比如,虽然有的学生会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但是由于缺乏生活的感受,他们往往难以描绘出生动的情景,这也就使得文章失去了灵魂。面对马路上的行人、车流,田地里的劳动号子、吆喝声,还有大海拍击悬崖沙滩的汹涌澎湃声……学生无法亲身接触,所写出来的也就只会是像流水账一样索然无味的文章,但是如果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所起到的效果甚至不输于学生的亲身感受,就比如对于大海的描写,可以引导学生把大海想象成一个调皮的孩子,奔跑者、跳跃着、欢呼着奔向岸边,冲击着烦恼,努力的奔向希望。这就会使孩子脑海中想象出一幅生动的图画,将不相干的大海与孩子联系,完成对写作的新感悟,无形之中提高写作的能力。

(三)想象力的培养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写作风格是作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写作特色与创作个性,如我们熟知的陶渊明恬淡自然、高远拔俗;诗仙李白风格雄奇,豪迈奔放;屈原热爱国家,浪漫大气……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写作风格,而想象力对作家写作风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教学来说,个性化的创作是优秀文章的标志,而个性化写作不但取决于学生的个性,更集中在想象力部分的培养。想法不同,表达自然不同,每一个人的想象力扩张都是不一样的,所描写的情景和故事自然不一样,形成的写作风格自然也是存在差异的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想象力的培养融入作文教学中,这是学生个性化创作能力提高的有效方式。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能力,应该让学生利用独特的想象力写出有自己风格的文章,教师减少对于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他们积极地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就比如“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教师如园丁一样照看祖国的花朵……”这些不应该是所有孩子的想法,在对待事物时学生拥有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写作时所呈现的风格是不同的。避开这些“传统”,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去描述自己的想法才是写作的意义。

三、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方式过于单一

小学生思维活跳跃而且想法新奇,教师如果想通过写作教学激发其无限的想象力,就需要教会学生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分析去提升创作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方式往往是非常单一的

教师作文教学的过程常见的是讲解范文,或者进行好文的分享,从结构语言和修辞等方面分析原文,通过设置问题一步一步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而这启发中大多数是有现成的内容,所以学生的想法常常是被压抑的。然后就是让学生进行仿写,经常是对照范文进行框架式的内容填充,将自己的题目内容填进去形成新的文章,自始至终学生脑袋里都没有思考,也没有自己的态度表达,所写的文章也没有想象的创新。

)教师对学生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不会想象缺乏有效引导

在写作教学时,教师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引导尤为重要,但是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不会想象的问题是缺乏有效引导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不会仔细观察、不愿动脑、以及过分依赖老师的问题;同时学生们普遍缺乏生活阅历,也缺乏生动的想象力;而且不会在写作中描写自己的生活内容。

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一)重视写作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教师要转变观念,在写作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以学生的想象力为中心,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提供写作的方向,让学生进行自主想象,但是要注意不能对于写作进行规定,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比如,设计作文题目“《我想——》”,让学生根据想象去补充后面的内容,对于这种题目就是确定了写作的方向,但是学生自己想写的内容由他们自己决定,没有限制和具体的定义,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这样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时采用做手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给学生们提供制作手工的材料,让学生们制作成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放飞天性大胆的进行创造,比如绿色的太阳,没有屋顶的房子等等。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别人,然后把自己制作的想法以及想要表达的事物通过写作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想象能力,对于写作能力也是有提高的。

(二)引导学生勤于整理,交流想象素材

想要培养想象力当然要具有想象的依据,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善于整理总结想象材料有利于想象力的发展,虽然想象力不是具体能够进行感知的事物,但是他的产生也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的,小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有限,接触的事物也是有限的,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整理积累,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对无论是观察到的事物,阅读到的文章,奇妙的句子,有趣的幻想,还是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要善于记录,而仅仅是记录是毫无作用的,重点是整理和交流,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自己所记录的内容往往缺乏主动回顾的意识,甚至遗忘了自己所积累的内容,所以在写作教学时可以设置分享环节——课堂故事: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添加学生讲故事环节,让同学们收集新奇有趣的故事进行课堂上的分享,可以是我们熟知的故事,也可以更改故事的情节,加入自己的情感或者亲身经历,让学生们运用自己的语言发挥想象力。也可以进行小小情景剧的模式,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发挥想象对故事人物进行刻画,这样不仅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是一种想象力的锻炼与积累。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精神来提升想象力

1.以观察为契机的作文训练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多角度的去观察事物,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描绘心中所想的事物。写作教学时,学生学会多角度的去观察身边事物,把观察到的事物结合自己的想象呈现在作文中。就比如观察苔藓,长在各种艰苦恶劣环境中的绿色生命,它没有树木的高大;更没有花朵的芬芳;但是它却是生命力非常顽强的植物,可以引导学生赋予苔藓生命,细细讲述它生根发芽的坚强,想象它是如何在它的世界里,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胆的进行猜想,细心的思考,并且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2.进行多种形式的作文练笔

1)改写式练笔

这种形式的练笔,是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是展开想象,例如,可以改人称。通常情况可以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就如课文《木兰从军》中可以把木兰替父从军的心理过程进行想象力陈述,她打仗时的想法,思念亲人时的表现……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花木兰,从自己的情感角度去想象木兰的心理,这样不仅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还有利于锻炼想象能力。不仅可以改人称,还能进行结局的改写,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要纠正学生的人设定义,把人物的悲惨命运进行改写,文中小女孩冻死在雪地里,但是通过改写就可以有多种美好结局。学生们对于愉快的结局肯定是更加向往的,教师启发学生在续写里发挥想象,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2)续写性练笔

教材中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结尾似乎把故事讲完了,但实际却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教师可让学生延伸情节,在续写中想象。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引入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喜爱或厌恶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在《小木偶的故事》一文里,小木偶拥有了自己的表情,随后又经历了许多新鲜有趣的事,学生们随着小木偶的经历而开心但也为它的未来担心。从这个心理变化过程就可以设置续写性练笔,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写出自己认为的小木偶有了表情后会去找小狐狸、小白兔和谁呢,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又会做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教师鼓励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继续创作,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自信,有利于学生的想象力培养。

(四)在教材中添加情境体验

小语教材中所体现的想象力素材十分的丰富,课文的故事情节也环环相扣,所以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靠教材内容去添加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普罗米修斯》一课中,可以引领孩子学习西方神话中丰富的想象情节以及鲜明的人物特点,让他们结合教材想一想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盗取火种,与众神斗争,最后被锁悬崖的场景是怎样的。依靠原文内容孩子们表达起来都是真情实感的具体表达,这种方式对于提升想象力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五、结论

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来说,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进行科学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主动的心态下进行写作。但是在现在的写作教学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随着语文教育对写作部分的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学生想象力水平都将是以后的重点任务。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科学的意识,从自身开始进行改变,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和不当的教学方法,多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及热情的调动,让学生在写作时积极主动地进行想象力的发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且教师要多多地注重教的方法,尽量减少对学生想象的束缚,要善于通过科技开发创新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在教学生活中多多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与鼓励,提升学生的学写作信心,让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经过科学的引导和锻炼,才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从而通过写作达到想象力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雪芬.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7:11.

[2]魏丽媛.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学术科技,2019,(5):196-198.

[3]司巧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素质与能力,2017,(5):105-106.

[4]刘建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4):142.

[5]钟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16.

 


标签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